摄影就是这样的工具

| |

发自: 中国摄影报 网编:琳琳 | 时间: 2013-6-24 | 浏览: 1918

摄影就是这样的工具

来源:中国摄影报

  上世纪70年代,希拉·特纳-森德采访了包括布列松、尤金·史密斯、唐·麦卡林等声名显赫的摄影家。这些访谈原本计划编辑成一个影片,但却因为希拉的意外去世戛然而止。其丈夫将希拉所做的访谈磁带捐给了ICP。30多年过去了,希拉的女儿雷切尔·伊丽莎白·森德在ICP再次听到妈妈的声音,她感到仿佛开启了时间胶囊。希拉的女儿现在也是一位摄影师。
  一个计划就此展开,女儿打算重新拜访母亲曾访谈过的一些摄影师——只要他们还活着,就坐在母亲曾和他们聊天的地方,再来聊聊摄影。两代人对摄影师的追询将混合在一起编辑成一部影片,名字叫《一段摄影的记忆》。
  摄影留下的有形文本让我们还能借着它去追寻,犹如侦探面对一个作案现场,它导引你从中发现逝去时光的蛛丝马迹。
  雷切尔为了筹集拍摄影片所需要的资金,目前正在筹款,她需要2.5万美元的资助。
  这个故事和一个女儿对失散多年父亲的寻找有相同之处,那位女儿拿起相机也是出于一种心理的需要,为了疗伤,也为了抵御。
  摄影就是这样一个工具,但太多时候,我们显得有些过于关心拍摄的结果,而忘记了拿起相机时候的最初动机。关于我们为什么要拍照这个问题,还是千万别谈论得那么虚伪、矫情——没那么高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使用它的动机不外乎抵御时间和寻找身份认同。
  希拉有一段与尤金·史密斯的对话,尤金说:“你感到自在么?要是现在有些瞌睡你就去睡好了。但如果我们的位置互换一下,我绝对不想去睡。因为我很少感到厌倦。我觉得生活中充满无尽的乐趣。与其说是你在这里和一个摄影师聊天,倒不如说是在和一个人类交谈。”
  这段话说的,那些迫不及待想给自己贴上摄影师的标签,试图彰显自己的不同的“摄影师们”,他们该怎么办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