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 峰林为证——记两位摄影师及其家属与张家界的37载情谊

| |

发自: 网编:韩雪 | 时间: 2018-5-11 | 浏览: 1885

高山流水 峰林为证——记两位摄影师及其家属与张家界的37载情谊

1981年陈复礼、陈勃在张家界武陵源创作

37年前的4月,一位香港摄影师和一位内地摄影师扛着相机结伴来到青岩山。

37年后,这两位摄影师的子女带着父亲当年拍摄的照片再次相聚张家界。

这两位摄影师,一位名叫陈复礼,一位名叫陈勃,一同荣获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1981年陈复礼和陈勃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留影 

1981年陈复礼、陈勃在张家界武陵源采风与山上住户留影

我父亲对张家界是很眷念的,可以说是情有独钟。”427日,在陈复礼、陈勃摄影艺术长廊落户武陵源风景区天子山索道下站的前一天,陈勃的儿子陈小方对记者回忆起了父亲生前最后一次来张家界的情景——“2015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等主办的百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找到父亲,父亲对拍摄的惟一要求就是要去张家界、黄山选景

201510月,陈勃先生才过完90岁大寿,妻子丁补天女士陪同他再到张家界。看到张家界旅游发展如此迅速,陈勃先生非常欣慰。陪陈勃先生同行的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覃文乐回忆,老先生在故地重游时,回顾了自己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两件事:一是在改革初期在把风光摄影上升为艺术的思想转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通过摄影为旅游事业开路的实践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1991年陈复礼、陈勃在张家界茅岩河创作

1991年陈复礼与陈勃在张家界茅岩河创作

两位摄影师结缘张家界,源于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背景。

摄影可以为旅游开路。”1978年,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兼党组书记的廖承志接见以陈复礼为团长的香港摄影团时这样说,陈勃和陈复礼也于当时相识,并燃起了结伴采风摄影的激情。

1981年,陈复礼再次来内地摄影创作。陈勃听到新华社同事说,湖南有个青岩山,了不得!于是立马告知陈复礼。陈复礼听了很感兴趣,两人就迫不及待地扛着摄影器材于422日来到了青岩山。那一年,陈复礼65岁,陈勃56岁。

来了一看,却发现没有路。《摄影往事七十年:陈勃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当时,张家界还没有开放,山下是一片烂河滩和一些贫瘠的农田,几个景点之向没有缆车,也没有公路,我们在山下住的是林场的仓库,在山上住的是看林人家的草房。但张家界独特的景色强烈地吸引着我们贪婪地拍摄。

 青山  陈复礼  摄影(赵朴初题字)

天子山风光(神堂湾)——陈勃  摄影

回来后,老陈多次给我讲他们在看林人家的故事,说张家界人非常亲切、热情,从省里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让他们吃好、睡好。丁补天女士笑着说,老陈念叨最多的是看林人小孩和茶。看林人会每天炒新茶,给他们泡着喝。他们在张家界拍摄的日子非常愉快,踏遍了张家界的山山水水,将一切美景尽收镜头中。热情、淳朴的张家界人,绝美、秀丽的张家界风景给陈勃和陈复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创作结束后,陈勃和陈复礼合作的图文报道于198112月发表在香港《中国旅游》杂志第18期上。这期内容用封面和内页共10多个版面的篇幅以《岩峰奇景人未识》《湘西游踪》为主题介绍张家界的美丽风光。其中,陈复礼拍摄的《黑猫》就拍摄于看林人家。

文章最后是一首诗句:一生好入名山游,青岩奇观入镜头。三山五岳堪比美,华夏风光第一流。

陈复礼  摄影

天子山秀色  陈勃  摄影

当时《中国旅游》杂志主要在境外发行,那期的销量很好,很多读者看到了这些照片,慕名来到张家界。香港《中国旅游》杂志社副总编辑陈一年说。也正是因为这次刊发的文章和图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张家界绝版山水首次亮相海外,拉开了张家界走向世界的序幕。来张的境外游人与日俱增。

陈勃在回忆录里如是写道:不久张家界接待我们的主人打来长途电话。他说:不得了啦!你们的作品发表之后,这里的港澳游客一天多过一天,林场仓库的顶棚也住满了,看来要赶快建招待所。过了不久,他又来电话说:招特所也不行了,可能要建大宾馆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陈复礼  摄影

武陵源风光  陈勃  摄影

回想起37年前两位陈先生到青岩山摄影创作的场景,陈一年感慨道:我没有跟随前往,但是有一张陈复礼先生腰间栓着一根麻绳,站在悬崖边上拍摄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约莫5年后,陈复礼还安排陈一年前往张家界创作更大的专题。

37年的时光飞走了,一代摄影大师陈勃先生已逝去,已102岁高龄的陈复礼先生也无法亲自前来,但他们对张家界的感情,仍在延续。

为了这次相聚,丁补天女士和儿女们从北京、澳大利亚等地飞了过来。在香港陈复礼先生的家里,老先生特别嘱咐代他前往张家界的儿子陈惊雄夫妇:那边的风景很漂亮,记得带相机去。

陈复礼  摄影

配图由张家界摄影家协会提供

相关链接陈复礼、陈勃摄影艺术长廊在张家界天子山落成

了解更多动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本文转载于中国摄影家协会 
Top